銅佛像演變的廟會
我國每到春秋兩季不同的地區都會上演這各種規模的廟會,廟會的起源來源于我國的寺院,是一種祭祀神靈,供奉銅佛像為主的集體崇拜活動。
廟會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呈現出三種形式:(1)以集體祭祀崇拜為目的的早期廟會形態,后來逐漸演化為有著濃郁民俗信仰的民間廟會;(2)廟會在發展的過程中,與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發生了緊密的聯系.發展成為有著濃厚民俗氣氛的以祭祀為主的娛人娛神的宗教節日;(3)更進一步發展為以貿易為主要內容的廟市。
廟會是在寺廟內或附近舉行的定期集市。廟會正式誕生以后.上元、中元、佛誕節、觀音會、彌勒會、成道節、盂蘭盆會、文昌誕辰、岳王會、圣母會、單刀會、關圣會、城隍廟會、王爺會、許真君會、腰子會、牛王會等等,均開廟會,只是各地各寺擇節不同。農歷二月十九日觀音生日,浙江杭州靈隱寺舉行廟會。農歷三月十八日為水神生日,山西洪洞、越城二縣百姓殺豬宰羊,至水神廟慶賀,即成廣勝寺傳統的廟會。流行于兩廣的婆婆廟.每年農歷三月廿二日為婆婆生日,舉行廟會。長沙開福寺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佛誕節即開廟會,熱鬧非凡。鄭州扁鵲故里藥王廟,每年農歷四月舉行廟會。農歷四月十八日為金山大王生辰.江蘇鎮江金山廟即在此日舉行廟會。農歷六月廿四日為李二郎生日、農歷六月廿六日為李冰生日.屆時四川灌縣二王廟舉辦廟會。農歷七月三十日則為地藏誕辰,各寺亦以是日舉行廟會。由此可見.各地廟會的時間是很不統一的。
隨著時代的發展.廟會由于群眾聚集,當然少不了祀神、供奉銅佛像、娛樂、飲食及其他一時之需,久而久之.遠近民眾與商販都形成了在廟會時貿易的習慣.遂形成集市.甚至發展為經常性的集市。
推薦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